崔季陵

一个老干部

冬尽春来(上)

赵医生点开来自老母亲的三条六十秒语音,不由得叹了口气。

老太太说春天来了,山上笋好吃了,现在疫情防控形势还是很好的,她实在憋不住了,已经决定约姐妹们一起,开车从吴中去宜兴,到山里挖笋吃。

其实老年人比年轻人更关不住,他们打发时光的方式,大多依赖于“人群聚集”,通过电话,微信,视频,总不如当面来得亲热。加之他们接收信息的渠道,除了电视新闻就是微信朋友圈,这使得老人们总是在紧张与松弛间摇摆不定。眼下终于逮到机会,老太太虽然做了两分钟心理斗争,描述了她是如何加强防范,提高警惕,最终的结论还是“老娘要出门。”

出门就出门吧,赵医生收起手机,开始看文献。

因为被限制了行动,容易在冬天出门摔倒骨折的老年人和小孩子,减少了来找赵医生报到的次数。到后来医院停了门诊和择期手术,赵医生的活就更少了。他专业不对口,所以也没安排他上一线,于是他的工作变成了定期值班,帮助测量体温,搬运防疫物资,如此这般,总之是光要出力气,不必动脑子。脑子不动要生锈,赵医生觉得自己看文献的频率比以前高了很多,照这个趋势发展,不用四十岁,明年他就可以评主任医师了。

陆启明却没能回得了北京,21号的时候他接到了家里的电话,叫他别回北京了,两边心领神会,陆启明就把回乡的车票给退了。他跟赵启平一起回去的话一般不坐飞机,火车一夜也就到了,在软卧上会遇到许多有趣的人,来自天南海北的大家因缘际会地凑在一起,在窄窄的一张小桌两边吹牛打牌,是一种值得回味的相遇。七点出头就能到北京南,赵医生要在南站喝一杯咖啡,醒了精神才跟陆启明回家去。

陆启明退票的时候觉得有点可惜,但是也退得干脆。退完票,去超市扛了足够的方便食品,米面粮油,鸡鸭鱼肉,两箱橙子,四箱牛奶。他一个人做这样琐碎的事情也井井有条,带着赵启平的话可能就不行,因为赵公子要在两种口味的瓜子之间徘徊半天,然后选择他常吃的那种,回家之后又念叨没有吃新出的口味,下次一定要安排。陆启明的选择简单得多,都买,不好吃就他自己吃。

接下来的漫长的假期,总是赵启平一个人在家的时间多,他毕竟还是在医院上班,怕影响家里老人,除了除夕那天一家子一起回老家吃了一顿饭,其他时间他都是自己在家里解决。不得不说陆启明准备的零食足够多的,赵医生吃了三个礼拜,竟然还有富余。

陆启明有的时候半夜到家,有的时候凌晨到家,有的时候干脆不回家,赵启平怕他天天泡面吃不好,还专门跟老太太学了卤料方子,煮了一锅一锅又一锅的牛肉鸡翅五香蛋,跟一瓶维生素片一起放在餐桌上。

陆启明收拾好上床的时候赵启平有时候醒着,有时候没醒,醒着的时候多半是装睡。他打游戏机打疯了,怕陆启明跟小孩怕家长一样,有的时候都是听见陆启明的钥匙声才慌慌张张把游戏机往床底一扔。一般陆启明进了门赵启平就不敢乱动了,陆启明侦查功夫太厉害,他有一点小动作都会被发现。

陆启明再累也是要洗了澡才上床的,太饿的时候也会先垫两口,他带着一身微湿的水汽上床拥住赵启平,怀里的人骨肉匀停,他饿得不行。偶尔他会偷偷地亲一亲赵启平的脸,但是累总是占了上风,长夜漫漫,天色难明,他想要的也无非是与爱人一同睡到天亮而已。

好在冬天总会过去,春天已经到来,天亮得早了,陆启明也逐渐恢复正常的作息,有时候赵启平倒比他还要起得早些。这些天赵医生太过无聊,在家里置办齐了空气炸锅破壁机蒸烤箱三明治机等等一系列小家电,把他们家那个原本使用率无限趋近为零的厨房塞了个满满当当,还时不时早起给陆启明准备里头夹着爱心型荷包蛋的三明治。破壁机的发动声像在厨房里开拖拉机,比闹铃好使一百多倍,陆启明洗漱完毕,豆浆、三明治,以及秀色可餐的爱人,都已经在餐桌边等他了。

陆启明今天早上吃的是培根鸡蛋三明治,爱人的爱意,体现在鸡蛋必须两个。晚上说赵妈妈会来帮忙做饭,在她心中,赵启平的三明治就算做成了敦煌飞天的样子,也是一样的不上档次,何况上面只是有压花的电耗子。

陆启明不由得笑了,周五了,快到下班时间,他的心里也放松了起来。陆启明拿起手机,“您有一条新的“微信”通知。”

“咱们今儿晚上吃外卖吧,我妈去宜兴挖笋了,今天不过来。”


评论(5)

热度(52)